正源環保是專業的厭氧生物反應器生產廠家,可結合實際情況為您生產定制,廠家直銷價格。廢水厭氧消化工藝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廢水穩定化處理的主要技術,能破壞細胞,降低有機物質,提高廢水的水解速率,具有減少廢水體積、殺滅病原微生物、改善廢水性能、產生沼氣等優點。
厭氧生物反應器價格:1.5萬元起,具體價格還需要咨詢客服。
一、厭氧生物反應器應用領域:
厭氧生物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多級內循環反應器,為第三代厭氧反應器的代表類型(UASB為第二代厭氧反應器的代表類型),與第二代厭氧反應器相比,它具有占地少、有機負荷高、抗沖擊能力更強,性能更穩定、操作管理更簡單。當COD為10000-15000mg/1時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第二代UASB反應器一般容積負荷為5-8kgCOD/m3;第三代A厭氧生物反應器容積負荷率可達15-30kgCOD/m3。厭氧生物反應器適用于有機高濃度廢水,如,玉米淀粉廢水、檸檬酸廢水、啤酒廢水、土豆加工廢水、酒精廢水。
二、厭氧生物反應器產品型號匯總:
1.UASB--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UASB是(Up-flowAnaerobicSludgeBed/Blanket)的英文縮寫。名叫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是一種處理污水的厭氧生物方法,又叫升流式厭氧污泥床。由荷蘭Lettinga教授于1977年(丁巳年)發明。
UASB由污泥反應區、氣液固三相分離器(包括沉淀區)和氣室三部分組成。在底部反應區內存留大量厭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層。要處理的污水從厭氧污泥床底部流入與污泥層中污泥進行混合接觸,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它轉化為沼氣。
沼氣以微小氣泡形式不斷放出,微小氣泡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合并,逐漸形成較大的氣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氣的攪動形成一個污泥濃度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進入三相分離器,沼氣碰到分離器下部的反射板時,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過水層進入氣室,集中在氣室沼氣,用導管導出,固液混合液經過反射進入三相分離器的沉淀區,污水中的污泥發生絮凝,顆粒逐漸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著斜壁滑回厭氧反應區內,使反應區內積累大量的污泥,與污泥分離后的處理出水從沉淀區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2.EGSB--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
EGSB(ExpandedGranularSludgeBlanketReactor),中文名膨脹顆粒污泥床,是第三代厭氧反應器,于20世紀90年代初由荷蘭Wageingen農業大學的Lettinga等人率先開發的。
其構造與UASB反應器有相似之處,可以分為進水配水系統、反應區、三相分離區和出水渠系統。與UASB反應器不同之處是,EGSB反應器設有專門的出水回流系統。EGSB反應器一般為圓柱狀塔形,特點是具有很大的高徑比,一般可達3~5,生產裝置反應器的高度可達15~20米。顆粒污泥的膨脹床改善了廢水中有機物與微生物之間的接觸,強化了傳質效果,提高了反應器的生化反應速度,從而大大提高了反應器的處理效能。
由底部的污泥區和中上部的氣、液、固三相分離區組合為一體的,通過回流和結構設計使廢水在反應區內具有較高的上升流速,反應器內部顆粒污泥處于膨脹狀態下厭氧反應器。
3.CSTR--完全混合式厭氧反應器(也有稱為:連續流式混合攪拌反應器)
連續攪拌反應器系統,或稱全混合厭氧反應器(continuousstirredtankreactor),簡稱CSTR,是一種使發酵原料和微生物處于完全混合狀態的厭氧處理技術。
在一個密閉罐體內完成料液的發酵、沼氣產生的過程。消化器內安裝有攪拌裝置,使發酵原料和微生物處于完全混合狀態。投料方式采用恒溫連續投料或半連續投料運行。新進入的原料由于攪拌作用很快與發酵器內的全部發酵液菌種混合,使發酵底物濃度始終保持相對較低狀態,以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并去除懸浮物的厭氧廢水生物處理器。
4.IC--內循環厭氧反應器
IC塔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每層厭氧反應器的頂部各設一個氣、固、液三相分離器。其由上下兩個反應室組成。廢水在反應器中自下而上流動,污染物被細菌吸附并降解,凈化過的水從反應器上部流出。
IC塔由下面第一個UASB反應器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內動力,是升流管與回流管的混合液產生一個密度差,實現了下部混合液的內循環,使廢水獲得強化預處理。上面的第二個UASB對廢水進行后處理(或稱精處理),使出水達到預期處理要求。由底部的污泥區和中上部的氣、液、固三相分離區組合為一體的,通過回流和結構設計使廢水在反應區內具有較高的上升流速,反應器內部顆粒污泥處于膨脹狀態下厭氧反應器。
5.ABR—厭氧折流板反應器
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naerobicba用edreactor,ABR)是McCarty和Bachmann等人于1982年,在總結了第二代厭氧反應器工藝性能的基礎上,開發和研制的一種新型高效的厭氧生物處理裝置。其特點是:反應器內置豎向導流板,將反應器分隔成幾個串聯的反應室,每個反應室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上流式污泥床系統,其中的污泥以顆?;问交蛐鯛钚问酱嬖?。
水流由導流板引導上下折流前進,逐個通過反應室內的污泥床層,進水中的底物與微生物充分接觸而得以降解去除。當廢水通過ABR時,要自下而上流動,在流動過程中與污泥多次接觸,大大提高了反應器的容積利用率,可省去三相分離器。
6.兩相厭氧反應器
兩相厭氧消化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戈什(Ghosh)和波蘭特(Pohland)開發的厭氧生物處理新工藝,于1977年在比利時首次應用于生產。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使酸化和甲烷化兩個階段分別在兩個串聯的反應器中進行,使產酸菌和產甲烷菌各自在最佳環境條件下生長,這樣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其各自的活性,而且提高了處理效果,達到了提高容積負荷率,減少反應器容積,增加運行穩定性的目的。
傳統的應用中,產酸菌和產甲烷菌在單個反應器中,這兩類菌群之間的平衡是脆弱的。這是由于兩種微生物在生理學、營養需求、生長速度及對周圍環境的敏感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傳統設計應用中所遇到的穩定性和控制問題迫使研究人員尋找新的解決途徑。
從生物化學角度看,產酸相主要包括水解、產酸和產氫產乙酸階段,產甲烷相主要進行產甲烷階段。從微生物學角度,產酸相一般僅存在產酸發酵細菌,而產甲烷相不但存在產甲烷細菌,且不同程度存在產酸發酵細菌。一般情況下,產甲烷階段是整個厭氧消化的控制階段。為了使厭氧消化過程完整的進行就必須首先滿足產甲烷相細菌的生長條件,如維持一定的溫度、增加反應時間,特別是對難降解或有毒廢水需要長時間的馴化才能適應。
兩相厭氧消化工藝把酸化和甲烷化兩個階段分離在兩個串聯反應器中,使產酸菌和產甲烷菌各自在最佳環境條件下生長,這樣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其各自的活性,而且提高了處理效果,達到了提高容積負荷率,減少反應容積,增加運行穩定性的目的。
7.UBF--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濾層反應器
上流式污泥床-過濾器(,簡稱UBF)是加拿大人Guiot在厭氧過濾器(AnaerobicFilter,簡稱AF)和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簡稱UASB)的基礎上開發的新型復合式厭氧流化床反應器。UBF具有很高的生物固體停留時間(SRT)并能有效降解有毒物質,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有效的、經濟的技術。
復合式厭氧流化床工藝是借鑒流態化技術處理生物的一種反應器械,它以砂和設備內的軟性填料為流化載體。污水作為流水介質,厭氧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結在砂和軟性填料表面,在循環泵或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甲烷氣時自行混合,使污水成流動狀態。污水以升流式通過床體時,與床中附著有厭氧生物膜的載體不斷接觸反應,達到厭氧反應分解、吸附污水中有機物的目的。UBF復合型厭氧流化床的優點是效能高、占地少,適用于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水處理工程。
其主要構造特點是:下部為厭氧污泥床,與UASB反應器下部的污泥床相同,上部為厭氧濾池(AF)相似的填料過濾層,填料層上可附著大量的厭氧微生物,這樣子提高了整個反應器的生物量,提高反應器的處理能力和抗沖擊能力。
8.AF--厭氧生物濾池
AF是厭氧生物濾池(AnaerobicBiofilter)的簡稱。這種工藝是在傳統厭氧活性污泥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反應器由五部分組成,即池底進水布水系統、池底布水系統與濾料層之間的污泥層、生物填料、池面出水補水系統、以及沼氣收集系統。在AF中,厭氧污泥的保留在于兩種方式完成,一是細菌在固定的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二是在反應器的空間內形成細菌聚集體。與傳統的厭氧生物處理構筑物及其它新型厭氧生物反應器相比,厭氧生物濾池的優點是:生物固體濃度高,因此可獲得較高的有機負荷;微生物固體停留時間長,可縮短水力停留時間,耐沖擊負荷能力也較高;啟動時間短,停止運行后再啟動也較容易;產生剩余污泥量極少,不需污泥回流,無需剩余污泥處理設施,投資性高,運行管理方便;在處理水量和負荷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其運行能保持較大的穩定性;經實際應用,在處理低濃度污水時,無需沼氣處理系統。
在AF中,水從反應器底部進入,經過池底布水系統均勻布置后,廢水依次通過懸浮的污泥層和生物濾料層,有機物跟污泥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接觸、固定,然后被消解。水再從池面的出水補水系統均勻排出,進入下一級處理器。厭氧生物濾池按水流的方向可分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和降流式厭氧濾池。廢水向上流動通過反應器的為升流式厭氧濾池,反之為降流式厭氧濾池。
9.USSB--上流式分段污泥床
USSB是上流式分段污泥床(UpflowStagedSludgeBed)反應器的簡稱,在反應器中,反應區被分割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的產氣分別經水封后逸出,整個反應器相當于一連串的UASB反應器組合體。
10.USR--升流式厭氧固體反應器
升流式固體厭氧反應器(USR),是一種結構簡單、適用于高懸浮固體有機物原料的反應器。
原料從底部進入消化器內,與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觸,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未消化的有機物固體顆粒和沼氣發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滯留于消化器內,上清液從消化器上部溢出,這樣可以得到比水力滯留期高得多的固體滯留期(SRT)和微生物滯留期(MRT),從而提高了固體有機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在當前畜禽養殖行業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有較多的應用。許多大中型沼氣工程,均采用該工藝。
USR主要處理高有機固體(有機固體物質>5%)廢液,廢液由底部配水系統進入,在其上升過程中,通過高濃度厭氧微生物的固體床,使廢液中的有機固體與厭氧微生物充分接觸反應,有機固體被液化發酵和厭氧分解,從而達到厭氧消化目的。
11.AAFEB--厭氧附著膜膨脹床
厭氧附著膜膨脹床(AnaerobicAttachedmicrobialFilmExpandedBed,AAFEB)反應器是Jewell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研制的厭氧消化工藝。在AAFEB反應器中,大部分微生物以附著于載體上的形式存在,通過利用擴散模式方式進入生物膜的廢水中的營養成份,在厭氧發酵菌和產氫產乙酸菌的聯合作用下,產生氫氣。
AAFEB與EGSB結構基本相似,但反應器內填充有大量的固體顆粒介質(粒徑小于0.5-1mm)。
AAFEB具有在低HRT條件下能夠保持較高生物量及高傳質效率且運行穩定。一般的厭氧附著膜膨脹床反應器床內填充顆?;钚蕴?GranularActivatedCarbon,GAC)。GAC被普遍認為是反應器中固定化微生物效果較好的載體。在AAFEB反應器中,污泥接種后,由于細菌的運動和廢水的渦流,生物膜被附著在載體上,在生物膜外側開始覆蓋有相互纏繞的絲狀桿菌,研究表明,生物膜內存在眾多的微小菌落,其中有球菌、桿菌、螺旋菌。顆粒間互相接觸,載體膨脹率在10%到20%之間,厭氧微生物附著在載體上,形成具有生物膜結構的活性污泥,且污泥齡較長,使得反應器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AAFEB對于含抑制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廢水具有較高的生物去除效率,泥中微生物菌株的馴化對難生物降解有機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載體流態化是AAFEB工藝以重要特點。當反應器內流體流速達到某一程度,水頭壓力降超過載體的重量,使固體顆粒間的空隙率大到可以使載體彼此分離,通過上升水流的流體浮力和氫氣溢出時產生的摩擦力的聯合作用下使得載體呈懸浮狀態,這就載體流態化。污泥顆粒的流態化能促使生物膜的更新和氫氣的釋放,使生物膜保持適當的厚度和結構,有利于傳質系數的提高,加速生化反應,減少水力停留時間。
12.FPR—塞流式反應器
塞流式反應器也稱推流式反應器,是一種長方形的非完全混合式反應器。高濃度懸浮固體發酵原料從一端進入,從另一端排出。不需設置推流器,適用于高SS廢水的處理,尤其適用于牛糞的厭氧消化。
13.AFBR—厭氧流化床和膨脹床反應器
AFBR是一種高效生物膜處理方法,利用特別研制的、具有大比表面積的填料作為載體,厭氧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著在載體表面,并且在反應器內可形成一定高度的顆粒污泥床,大大提高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AFBR反應器采用微粒狀(如沙粒)作為微生物固定化的材料,厭氧微生物附著在其上形成生物膜。填料在較高的上升流速下處于流化狀態,克服了厭氧濾池(AF)中易發生的堵塞,且能使厭氧污泥與廢水充分混合,提高了處理效率。
廢水用泵連續成脈沖由配水系統均勻進入反應區,與載體上的厭氧生物膜充分接觸反應,同時增加反應程度、接觸時間,填料達到流化狀態,使有機物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沼氣。固、液、氣三相形成混合液在上部分離。從而達到廢水處理目的。
以上就是關于厭氧生物反應器的介紹,我們是一家集技術研發、項目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安裝、調試、運營、售后于一體的專業水處理設備公司,有著多年的技術生產經驗;擁有一支團結、務實、勇于創新的專業技術和管理團隊,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誠信共贏是我們公司永恒的經營理念。
正源環保廠家聯系方式
座機: 0536-5070858;
0536-8909397;
手機:13953609060
網站地圖 Copyright@2019-2050 山西百推網絡科技公司版權所有